上虞日报-激活沉睡资产 增加农民收入 十万平米闲置农房将交易流转起来
发布日期: 2017/11/30阅读:次
本报讯(记者 宋彦佩)11月28日,记者从我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动员会上获悉,在深化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我区以农村闲置农房为切入点,围绕“建设两大网站,完善三大保障,实施四大行动”,积极推动民宿、民居等农村资产交易、流转,促进城乡统筹,资产资源互动。
据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科钦介绍,今年3月,该中心重组的区产权交易公司,已开发完成“农房e家-上虞区产权交易网站”,实现了信息发布、业务管理、网络竞价等核心功能,并率先采用“产权淘宝”模式,标签化展示产品,交易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对竞拍标的的了解、询价和交易。同时开辟“乡路country road”网站建设,主要设计了推荐房源、热门房源、四季出游、乡村体验等模块,成为宣传推介闲置农房的重要平台。
在完善保障上,我区已建立区镇两级产权交易平台,制订出台了20余项制度和业务类交易细则,内容涵盖交易申请、审核登记、委托代理、信息披露、组织交易、成交签约、结算交割、变更登记等每个环节,实现信息发布、操作规则、审核鉴证等“三统一”,同时还建立以政策风险、业务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风险控制体系,并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农村闲置房屋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等多项讨论稿。此外,区便民服务中心与上虞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农村闲置农房开发特色信贷产品,为闲置农房改造租赁提供信贷资金保障。
建立动态资源数据库、设立农宅经营服务站、“乡路country road”网站注册、分步落实宣传推介,这将是下阶段区产权交易公司在推进农村闲置产权交易流转中重点实施的四大行动。据悉,通过近三个月的农村闲置产权基础性调查,20个乡镇街道共统计闲置农房1972间,建筑面积10.54万平方米,意向流转土地12118户,39076.934亩。
设立农宅经营服务站,是开展农房激活的一个新突破,是对促进农民增收、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有益尝试。该服务站按照“公司+服务站+农户”的运行模式,农户在服务站进行登记委托,签订委托经营协议,服务站与区产权交易公司签订委托交易合同,成交后由产权交易公司出具交易鉴证书。目前,我区已选定下管镇和丁宅乡作为农宅经营服务站的试点单位,并已于11月24日完成授牌签约。到今年12月底,我区各乡镇街道将全面完成农宅经营服务站设立工作。